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造船业前9月订单稳居世界第一 远超韩国日本

2017-10-12 09:094160
中国造船业前9月订单稳居世界第一 远超韩国日本
  近期,一系列世界之最、亚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订单的落地让中国造船业再次成为全球焦点。韩国《亚洲经济》报道称,据海运状况调查机构英国克拉克松公司11日消息,今年1-9月,全球海运累计订货量1593万CGT(573艘),较去年同期(979万CGT,438艘)增加614万CGT。从各国的累计订货量来看,中国共计509万CGT(217艘)、韩国405万(133艘)、日本147万CGT(76艘)。
 
  实际上,韩联社9月也曾报道,今年1-8月,中国以累计422万CGT(195艘)的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韩国以348万CGT(104艘)位列第二。
 
  中国加速进军邮轮市场
 
  9月29日,韩国《亚洲经济》网站曾以《中国“蚕食”邮轮市场韩企失去竞争力干瞪眼》为题报道称,据英国造船海运调查机构克拉克森消息,今年1-8月,全球邮轮累计订单为23艘,同比增长了49%。同时期,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订单为32艘,AFRAMAX级船舶订单为38艘。相比之下,邮轮的数量虽然较少,但其订单金额却达156亿美元,占到了总体的40%左右。
 
  邮轮和海洋成套设备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船舶,专门生产邮轮的欧洲造船厂即使只有10多艘邮轮订单,业绩也可以与韩国及日本等竞争国家比肩。
 
  报道称,中国正在加速进军巨大的邮轮市场,特别是今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月拿到金额达15亿美元的邮轮订单,3月又成功接到了11艘邮轮订单,正在慢慢“蚕食”此前由欧洲垄断的市场。相反,韩国STX造船海洋却将旗下的STX France、STX Finland等邮轮造船厂全部出售。
 
  造船业相关人士说:“除STX造船原来在欧洲的子公司外,韩国几乎没有进军邮轮市场的造船企业,债权团方面太心急于抛售子公司,反而失去了竞争力。”
 
  韩国造船业的“切肤之痛”
 
  8月20日,造船海运媒体“Trade Winds”报道,法国海运公司(CMA-CGM)与中国两家造船公司签署了建造意向书,订单包括9艘2.2万TEU级(1TEU等于1个20英尺长的集装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每艘造价最高可达1.6亿美元(人民币约10亿元),9艘船只的总订单额达到了约96亿元人民币。
 
  对此,韩国《中央日报》刊文称,韩国造船业期待已久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落入了中国手中。称造船与海运行业的景气好不容易有所恢复,面对难得一见的超大型船只建造订单,却被中国抢走了生意,韩国造船行业普遍感到了“切肤之痛”。
 
  报道称,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三星重工业公司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等韩国三大造船公司集体参与了这场订单竞争,韩国业界也曾一度预测现代重工业公司有望拿下订单。
 
但结果却打破了韩国公司的预期,中国造船公司完胜韩国。对此,韩国大型造船公司的相关人士说,难得一见的大规模订单被中国夺走,虽然令人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造船产业已经在技术上追上韩国。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韩国造船产业的竞争力最多再有2至3年,就会被中国企业赶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造船业遭美施压,现代船厂乘势扩张产能
眼下,美国立法者对造船市场领头羊中国持续施压之际,韩国最大造船集团正加紧布局扩张在菲律宾的商业船舶建造能力。多位消息人士

0评论2025-04-05254

美国制裁难以撼动中国造船业
干散货船东Cetus Maritime首席执行官杨新天先生(Mark Young)认为,尽管美国计划重振本国造船业,并威胁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税,

0评论2025-03-22291

商务部就美可能对中国造船业采取“301调查”进行评估
3月22日消息,就美国五大工会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申请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行业发起“301”调查的事项,中国商务部近期与国

0评论2024-03-24395

美工会要求对中国造船业发起"301调查"
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表示,收到五个美国工会提交的请愿书,要求对中国在海运物流和造船领域,涉嫌不公

0评论2024-03-13407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领跑全球
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造船业最新数据,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

0评论2024-01-16327

航运分析师:中国厂商主导全球造船业
集装箱新闻网站2月15日报道称,中国造船业成为市场主导。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的首席航运分析师尼尔斯·拉斯穆森说:“2022年,

0评论2023-02-19721

一季度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领先全球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继续位居全球领先位置。工信

0评论2021-04-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