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海工装备出口龙头大金重工(002487.sz)发布2024年报,交出一份2024年度和2024年四季度的双料满分成绩单,据行业分析师点评,这份成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据公告介绍,2024年为大金重工“全面提质期”,公司近两年来坚定实施的“防风险、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收效显著,成功实现从国内主流风电装备企业向全球一流海工企业的有力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降低盈利能力差、回款风险大的国内业务规模,实现营业收入37.80亿元,同比降低12.61%,海外收入17.33亿元,占风电装备板块收入比重近50%;同时,受益于出口海工产品高附加值带来的高盈利,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提升11.46%。
从大金重工全球业务布局看,这样的业绩表现,兑现了阶段性战略目标,在全球细分领域看,盈利能力实现“断层式”领跑。
从经营质量看,公司盈利增速强劲:连续3年毛利率、净利率双增。其中:毛利率、净利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024年实现毛利率29.83%,同比提升6.5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率12.54%,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大金重工在2024年第四季度创下单季度最好业绩,环比大增: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环比提升55.07%;归母净利润1.92亿元,环比提升77.44%。
海工出口项目业绩“一骑绝尘”
据公司公告,2024年出口欧洲的海外海上项目发运量和交货范围明显增加,实现向英国、法国、丹麦、德国等地的多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交付包括单桩、海塔、过渡段等多类型海工产品,累计出口发运量近11万吨,实现同比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交付业绩在亚太地区仅大金重工一家做到了,目前暂无第二家企业实现供货。然而这对于已经成为全球海工主流玩家的大金重工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
大金重工未来的业务布局并不止步于海外海工的制造,已经开始涉足远洋航运,并在第四季度取得实际成绩,其目标是自2026年起,使用运输效率更高的“自建特种运输船”负责运输海风装备和其他深远海海工产品,这让大金重工海外业务的“护城河”进一步加宽。通过航运等解决方案加持,将为大金重工带来更多海外业务扩量、提质的机会。
欧洲海风市场拍卖增速背景下,大金重工订单增速未来可期
根据WindEurope发布的海上风电市场拍卖数据:2024年,欧洲海上风电项目累计拍卖总量36.8GW(德国授予的容量最多,达19GW,其次是英国的6.3GW和荷兰的4.1GW),创下年度核准量历史新高;其中:海风占比超过半数,达到20GW,同比增长46.3%。
根据WindEurope的相关数据,2020-2024年欧洲海上风电核准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759MW增长至2024年的19.9GW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根据4C offshore报告,预计2025-2027年,欧洲海上风电项目拍卖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34.7GW、2026年23.2GW、2027年30.2GW。
浮式基础的商业化形成海风需求的有力接续,深远海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根据GWEC数据,预计2024-2028年期间浮式风电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2%;到2033年底,全球浮式风电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31GW,其在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中的占比将从当前的0.3%提升至6%。
就区域分布而言,GWEC预计2024-2033年期间:欧洲将贡献全球浮式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60%,亚太地区(APAC)占比33%。浮式风电技术将于2028年前后度过预商业化阶段,2029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浮式风电的商业化将为当前欧洲市场装机放量形成有力接续,大金重工拥有“蓬莱+唐山+盘锦”三大国际海工基地形成有利产能互补,资源稀缺性极高,可以满足海外多元化海工产品的建造、运输和交付需求。
未来3-5年欧洲海风市场潜力与政策红利明确,是大金重工全球化布局的优质战略高地,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巨大。日韩等新兴市场亦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会。